跳到主要內容區

專班簡介

設立緣起

   為厚植產業人力資源,促進國家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充裕產業創新發展所需人力,極需科技大學能夠培養手腦合一之人才培育模式。本校配合「教育部技優領航計畫」,於環資學院成立環資跨領域實務菁英班,招收材料系、化工系、環安衛系「技優甄審」入學學生。以「做中學」為主要教育方針,培養符合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專業實務能力人才,達到「畢業即就業」之跨領域實務訓練。114學年起環境資源學院跨領域實務菁英專班,除了招收自化學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之外,再納入電子類群「半導體材料與製程學士學位學程」學生,聚焦培養綠色能源技術的專業人才,改名為能源電池科技專班

教學特色

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每年補助本校九千餘萬經費,推動技優專班的特色教學是其中的重要工作,2023年起配合教育部能源電池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三年一億元經費,增設能源電池科技第二專長學分學程。

本班設定的教學特色包含「產研交流、多元師資、跨領域學習、適性探索」,分述如下:

(一)產研交流本班將在暑假安排海外參訪,或在學其中前往校外產業或研發機構學習,以拓展視野。學校將補助參訪費用,由教師帶領參訪,並邀請專業機構的業師指導,進行跨領域學習。

(二)多元師資本班將結合材料、化工、環安衛系優良師資,並使用三系與校級研究中心的頂尖研究設備執行教學。

(三)跨領域學習聘請綠能中心及業界專家學者開設電池製程技術電池材料與分析實作鋰電池產業實務專題講座」能源電池科技相關課程;聘請電機系教師開設「數值分析與程式設計」,教授程序、儀器、機器人控制等相關程式語言;聘請工管系教師開設「工程統計」,以備未來AI大數據學習之基礎;並也聘請工設系教師開設工程圖學」、「工業設計與3D列印實務」,強化工程背景同學之跨領域」設計能力。

(四)適性探索:本班課程中包含23學分彈性選修,可跨系、跨院、跨校選修課程,協助學生探索興趣,並培養第二專長。

課程規劃

 

(1)跨領域技優課程:

為了因應跨領域實務教學,本專班將邀請校內其他科系的教師來開設跨領域課程,如下表所示,各教師以理論與實務合一的教育模式,培育學生成為5+2產業所需人才,協助半導體、生醫、綠能及人工智慧等產業發展。

          

          

跨領域技優課程

 

跨領域科目

支援學院與科系

數值分析與程式設計

工程學院電機系

工程統計

管理與設計學院工程管理系

工程圖學

管理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

工業設計

管理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

3D列印實務

管理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

電池製程技術

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

電池材料與分析實作

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

鋰電池產業實務專題講座

業界專家學者

 

 

 

 

(2)專題研究工作推動

技優同學普遍擁有優秀的實作能力,因此可以鼓勵本班學生盡早進入研究室,以精進過去所學技術。為了輔導與媒合同學選擇專題指導老師,並期望各系學生相互交流,因而設置環境資源學院跨領域技優專班專題指導教授選擇辦法,提供環資學院三系教師額外指導專班學生的名額;此外,為使本班學生熟悉各系老師的專長,另開設實務專題講座,邀請各系具有實務研究經驗的教師來演講,再由導師輔導同學選擇指導老師,安排進入實驗室從事專題研究工作。同時,環資學院在大三將推動頂石專題」課程(1學期1學分),各小組皆由化工、材料、環安衛系及本專班各一人組成,並由指導教授帶領學生從事跨領域」實務專題研究。

(3)校外參訪課程

為了拓寬技優學生的專業視野,本班將積極推動校外實務交流活動。於110年11月期間,本班曾赴塑膠工業中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完成為期5日之專業課程,學習內容非常豐富,包括高分子構造形態、高分子的物性檢驗法、塑膠材料的加工法、加工條件最佳化、奈米醫學之量測分析、生醫影像、光電與智慧物聯網等課程。111學年度規劃財團法人清大奈微與材料科技中心舉辦「半導體原理與製程檢測技術實務班」、銘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辦「循環經濟實務訓練班-生物可分解/可堆肥化材料」以及美麗徠化妝品美容股份有限公司舉辦「化粧保養品與製程原料訓練班」。

(4)國際參訪課程

疫情趨緩後為了拓寬技優學生的國際視野,本班積極推動國際跨領域實務交流活動,赴日本姊妹校東京芝浦工業大學,完成為期 1 週之參訪課程,活動課程安排結合環安衛系、材料系以及化工系的特色領域外,還加入了博物館、工業展導覽、跨國小組式討論,讓學生此次參訪的內容兼顧理論學習、實作應用,增進國際視野觀。目前112學年度及113學年度皆前往日北東京姊妹校進行跨域移地教學的國際課程。

(5)專業高值證照之推動:

積極推動各項專業高值證照(化工相關證照、環安衛相關證照、MOS大師及多益證照)輔導考照工作,期望同學畢業前至少有兩張專業高值證照。將聘請業界補習班專業的師資開設課程,來輔導同學能考取相關證照。同時本校化工系及環安衛系皆有相關課程,加強輔導同學考照。

(6)實務競賽之推動本班也將積極鼓勵同學參與各項實務競賽,本班同學已獲得多項競賽獎項。

(1) 2019年臺灣能潔能科技創意競賽(教育部主辦),金牌

(2) 2019年第三屆臺灣碳材料學術研討會,海報論文競賽-優選。

(3) 2020年桃竹苗區域潔能創意實作競賽競賽(教育部主辦),佳作

(4) 2021年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KIDE),金牌

(5)2022年臺灣奈米生醫學會年會暨國際研討會,榮獲2

(6)2022年國科會「2022 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榮獲研究創作獎優勝

(7)2022年華立創新材料大賽,榮獲海報競賽組優選獎

(8)2023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榮獲口頭競賽、海報競賽第二名

(9)2023年華立創新材料大賽榮獲海報競賽組優選獎

(10)2023年第七屆臺灣碳材料學術研討會海報競賽」榮獲海報競賽佳作

(11)2023年2023 年用於永續發展目標的電漿及薄膜科技國際論壇」榮獲海報競賽第三名

(12)2024年用於永續發展目標的電漿及薄膜科技國際論壇」榮獲海報競賽第一名

(13)2025年臺灣碳材料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榮獲海報競賽佳作

 

未來願景 

     本班以「理論與實務兼具」為理念,旨在提供大學生性向探索、多領域發展的機會,因而開設多元課程,改變既有科系框架,提倡創新學習,才能在變動劇烈的時代下,為學生規劃出最寬廣且具前景的道路。

 
Loading...